加入收藏
聚焦世界文学语境中的比较文学——“2018中国比较文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大连举办
日期: 2018-08-06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刘淼)7月31日,”2018中国比较文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大连举办。论坛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社承办。


1.jpg


3.jpg


4.jpg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南昌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1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世界文学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主题展开讨论。

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姜凤春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大连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化研究基地是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十分重视其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将其纳入学科建设规划当中并予以重点扶持。本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也是大连外国语大学推进比较文化研究的一份努力。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季进发表讲话。他认为,青年学者是我国比较文学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比较文学青年学者论坛是起点不是终点。希望各位青年学者在会上能够积极交流互动,凝聚共识,在会后能够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开幕式由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张恒军主持。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谢天振在题为”‘目标始终如一’——我的学术道路回顾“的演讲中回顾了自己几十年从事比较文学译介学翻译研究的经历,呈现了他在学术道路上的探索历程。谈到自己多年从事研究的感悟和体会时,他表示,要认准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要始终如一;做学问”学术面目要清“;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舍得花死功夫,克服”网络依赖症“;要认清学术研究的正道,不要急功近利。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宁在题为”后理论时代的性别研究“的演讲中阐释了后理论时代的文化研究新态势,在他看来,后理论时代并非意味着理论的终结,而是标志着理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还用生动的案例从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性别研究视角分析了在中国当代的一些社会文化现象。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原会长、长江学者、四川大学教授曹顺庆作了题为”比较文学中国话语的建构: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演讲。他在发言中阐释了”比较文学中国话语的世界亮相“”比较文学变异学基本原理“”变异性、异质性首次成为比较文学可比性基础“和”文化与文学的变异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路径“四个问题。他指出,变异学就是研究文学与文化变异创新的规律。从创新视角出发,变异学可以解释当前许多令人困惑的学术争议问题。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张辉的演讲题目是”过去的现在性——一个T.S.Eliot命题的再思考“。他从时间维度以T.S.艾略特的”过去的现在性“这一命题作为切入点讨论比较文学研究。

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宋炳辉主持。

此外,本届论坛还举办了8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世界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文学翻译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数码人文与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等议题展开研讨。

据悉,本届论坛还将于8月1日举行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工作坊以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工作坊,以给全国的比较文学青年才俊搭建更广泛而充分的面对面交流平台。


2.jpg

Copyright2005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六号      邮编:116044